花中西施——不归阆苑归西湖|朱春艳 田维娜 翁振兴 朱剑俊 陈霞 吴志荣 马骏驰 陈钰洁

2025-03-12 14:20:17 0

花中西施——不归阆苑归西湖

文字 | 朱春艳 田维娜 翁振兴 朱剑俊 陈霞 吴志荣 马骏驰 陈钰洁


杜鹃既是花名,也是鸟名,杜鹃花开时节,常伴随杜鹃鸟的清澈鸣叫。杜鹃花有“花中西施”的美誉,杭州历史上有多处著名赏杜鹃花胜地,古诗词中多有赞誉。如今,寓意繁荣昌盛的“爱情之花、革命之花”在天堂杭州处处增光添彩。


断桥春望

宋·王镃

拾翠车闲辇路尘,山南山北杜鹃春。

谁家庭院东风里,飞出桃花不见人。


初见杜鹃,不知是花,还是鸟。在中国,杜鹃既是花名、也是鸟名,一花一鸟,那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杜鹃不仅名字通用、情感相连,而且被赋予了神秘的文学和精神内涵,引起人们无限的浪漫遐想。


杜鹃


(一)传说——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望帝是古蜀国的国王杜宇,号为望帝。


相传,望帝主政古蜀时期(大约是西周末期),洪水为灾,民不聊生。一个名叫鳖灵的楚国人,死后尸体逆流而上,到蜀地时竟奇迹般地悠悠转醒。蜀王杜宇认为:此乃神人也!便封鳖灵为宰相,把治理洪水的重任交给了他。鳖灵不负重托,凿巫山、开三峡,除了水患。杜宇见他功高,便把帝位禅让于他,自己隐居于西山中。杜宇生前注意教民务农,死后仍不改其本心,他化身为鸟(望帝名为杜宇,化鸟便是杜鹃),每到春天,总要呼唤人们“布谷”“快快布谷”以提醒人们及时播种,所以杜鹃又叫“布谷鸟”。杜鹃的叫声凄婉哀伤,啼声又听似在叫“不如归去”,所以又名为“子归”。古人因见杜鹃嘴上有一块红斑,认为是哭啼而流出的鲜血,杜鹃呼唤“布谷”时,满山遍野恰恰开满了鲜红的花朵,人们自然而然地把这种花叫作杜鹃花,便有了“啼血成花”的说法。


当然,这只是、也只能是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是古人浪漫又善于联想罢了。否则白白的、黄黄的杜鹃花,又做何解释呢?正如宋代诗人杨公远《白杜鹃花》中所写:“从来只说映山红,幻出铅华夺化工。莫是杜鹃飞不到,故无啼血染芳丛。”不过,有了这样千回百转的传说,让杜鹃鸟成为能催人布谷的神鸟,让杜鹃花也超脱普通植物的限制,成为充满深远文化底蕴、美丽意象的仙花。


(二)杜鹃花落杜鹃啼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从自然属性来看,杜鹃鸟的活动时期和杜鹃花的自然花期相吻合。古代早期文献中将杜鹃称为鸠,鸠的鸣叫像“布谷”二字的发音,人们注意到杜鹃在农历三月的鸣叫,又恰逢播种时节,于是便根据这来安排农事;而大多数杜鹃花在春天时节开放,一簇簇红满山坡,在视觉上很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杜鹃花的花期,常伴随杜鹃鸟的清澈鸣叫,“杜鹃”这个名称自然就把鸟和花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意象。


杜鹃鸟,是一种在中国分布很广的鸟类。别名:杜宇、子规、催归、布谷鸟、鶗鴂。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所以又叫思归鸟。杜鹃鸟常指杜鹃科鸟类,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在东半球热带种类尤多。杜鹃栖息于植被稠密的地方,胆怯,常闻其声而不见其形。


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又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满山红,与报春花、龙胆花并称中国三大天然名花。杜鹃花生于海拔几十至几千米的山地疏灌丛或高海拔地区,为中国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也就是说,杜鹃花是杜鹃花属(Rhododendron)1000多种植物的通称。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花期也可以从早春二月至五月,一直到七八月,甚至深秋也能见杜鹃花的踪影,为什么?因为杜鹃花有很多姊妹品种,可以在不同的季节装点祖国大地,常伴人们的生活。


杜鹃花红红的、粉粉的、白白的,既可以如火如荼地怒放,映得万山红遍;也可以悄无声息地生长在沟渠坡底、城郊山野,自由自在地开放在高山之巅;还可以盛放在亭台楼阁,柔柔地牵引你的目光、摄取你的灵魂。杜鹃花开花繁茂、花色艳丽,无论漫山遍野,还是厅堂卧室,杜鹃花都像人们的知己,既婀娜多姿又朴实无华,以它的真诚,启迪着你热爱现实生活,丰富你的情感世界,提升你的精神品质。


鹧鸪天

宋·晏几道

陌上蒙蒙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

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花中西施


(一)花中此物是西施


山石榴 寄元九

唐·白居易

……

闲折两枝持在手,

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

芙蓉芍药皆嫫母。

……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把杜鹃花比喻成西施,因此,杜鹃花又有“花中西施”的美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杜鹃花的喜爱有增无减。


杜鹃花在我国最早作为药用植物,古代医学典籍里多有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十七下》也有“二月始开花如羊踯躅,而蒂如石榴花,有红者、紫者、五出者、千叶者。小儿食其花,味酸无毒。一名红踯躅,一名山石榴,一名映山红,一名杜鹃花。其黄色者,即有毒羊踯躅也”。


杜鹃花的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大诗人白居易不仅喜爱杜鹃花,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到元明清时期,杜鹃花相关记载已不局限于药学特性、文化内涵和美学欣赏,杜鹃花栽培技术日渐成熟。


明代高濂《草花谱》有云:“映山红若生满山顶,其年丰稳,人竞采之。”他们认为杜鹃花繁茂,是“鸿运高照、生意兴隆”的好兆头,特别是全红的杜鹃更是如此。因此,杜鹃花除了思乡,更有繁荣吉祥、鸿运高照、事业兴旺的象征。


不同的杜鹃花指代不同情愫,鲜艳密繁的红杜鹃多出现在喜庆场合,纯净素雅的白杜鹃多在亲朋和恋人间赠送。对于白色的杜鹃,则认为清丽脱俗,男女之间相互赠送,更显得高雅;对于红白相间的杜鹃,则含义更为深沉,表示:希望与你融合无间,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我国人民对红杜鹃有着特殊的感情,火红的杜鹃花就像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所染成,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花。以杜鹃花为题歌颂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歌曲有很多,一首《映山红》映红了我国革命的道路。在井冈山,杜鹃花成了革命老区井冈山的一种象征——坚韧乐观,是革命之花。


(二)不归阆苑归西湖


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

宋·苏轼

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

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宋代,杜鹃花在杭州的菩提寺已经有栽培,有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作为证。


白居易十分喜爱杜鹃花,可以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他写了十多首关于杜鹃花的诗歌,其中当然不乏对杭州西湖杜鹃花的赞赏。


玉泉寺南三里涧下,多深红踯躅,繁艳殊常,感惜题诗以示游者

唐·白居易

玉泉南涧花奇怪,不似花丛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

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

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弦来。


由此可见,唐时在玉泉一带可赏杜鹃花,而且非常繁茂和繁多。除了玉泉,孤山一带也有杜鹃花,也不是一般的美丽动人。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唐·白居易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

色相故关行道地,香尘拟触坐禅人。

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杜鹃花在杭州栽培极早,也不乏杜鹃花在杭州西湖的自然分布。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城市风貌的著作,在十八卷“物产”章节中描述“……紫荆花。鸡冠,有三色。凤仙。杜鹃。蜀葵,有二种。黄葵。映山红花。金银莲子花……”


宋时潜说友纂修的《咸淳临安志》有记载:“……踯躅花(生钱塘富阳)……”


近代林纾创作的《记九溪十八涧》记载:“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杜鹃作花,点缀山路……”


由此可见,杜鹃花仙子与杭州西湖的渊源由来已久。


花中西施今何在


杜鹃花

近代·秋瑾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杜鹃花在全世界非常受欢迎,朝鲜、尼泊尔、比利时等国把杜鹃花定为国花。杜鹃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深受我国人民喜爱。我国江西、贵州、安徽三省也把杜鹃花定为省花,作为市花的城市则有十多个。


杜鹃花除了药用和欣赏,还可以食用。大白花杜鹃是白族人民钟情的一道美味佳肴,大白花杜鹃等20余种杜鹃花的花瓣经过处理可以食用,杜鹃花的食谱在云南,尤其大理一带流传了几百年。映山红的花瓣,在长江流域经常被人们用来制作点心、蜜饯等。


杜鹃花在天堂杭州可谓“无鹃不成园、处处是杜鹃”。杭州西湖中的湖中岛、湖滨路、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及黄龙洞景区、山台山景区,处处可见杜鹃花的身影。杜鹃花胜地、盛事更是层出不穷。


(一)赏杜鹃花胜地

1.玉泉鱼跃(古玉泉寺)——杭州植物园

首推赏杜鹃花胜地当然是有历史渊源、白居易大诗人盛赞的玉泉寺(今玉泉鱼跃)景点,玉泉鱼跃景点是“杭州十八景”之一,位于杭州植物园境内,玉泉鱼跃及其周边是杭州植物园杜鹃专类园所在地。每年的杜鹃花都热热闹闹地开满树,是一片花的海洋,不仅有火焰、火堆的景观,更有粉粉的、紫紫的、白白的、黄黄的……亮丽、绚烂、多彩,品种有500多个,可谓五彩缤纷、形态各异、多姿多彩,是人间的天使、花园的舞者。每年杜鹃花一上线,槭树杜鹃园里的一片羊踯躅就火出了圈,成了网红打卡点,更不乏宋代诗人杨万里所描绘的“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吉祥,清溪倒照映山红”景象。


在这里,不仅春能赏杜鹃花,而且秋能赏槭红叶,处处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


2.九里云松——灵隐路

从杭州植物园大门到灵隐景区的灵隐路沿线,不仅是西湖景区最美道路之一,而且以杜鹃花、九里云松和槭红叶等鲜明的独特景观,成为市民游客心中的四季打卡胜地。灵隐路沿线两侧的杜鹃花,因其艳丽多彩的花色、潇洒绰约的风姿,吸引着大量游客驻足欣赏。


3.花港公园牡丹亭

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角,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每当牡丹花进入尾声,杜鹃花就会接棒而来,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最美人间四月天。


4.满陇桂雨

满陇桂雨是杭州“新西湖十景”之一,享有“市花园”的美誉,又是杭州唯一一家少年儿童公园。满陇桂雨公园是一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景点游乐公园,以春赏杜鹃花、秋观桂花雨为盛名。


5.孤山——西泠印社后山牌坊

杭州西湖孤山景区栽有数千株杜鹃花。成片杜鹃花一齐绽放,开出一片玫红色的花墙,远远望去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从西泠印社牌坊处拾级而上,穿过花廊,登山看湖赏花,一举三得。


6.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是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的地方。杜鹃花花开,万松书院牌坊后的一片粉色海洋。抬眼望去,宛若一张舒展的绿色画卷,画卷中绽放着一朵朵烂漫的杜鹃花,还不规则地点缀着花苞,层叠又错落地绽放。


(二)杜鹃花盛事

杭州植物园以杜鹃花专类园为基础和依托,不定时地举办各类杜鹃花展览。


规模最大的要数中国第二届杜鹃花展览。1993年春天,全国第二届杜鹃花展在杭州植物园召开,新建的42亩杜鹃园正式向社会开放,这是迄今为止杭州西湖最大的杜鹃花盛事。


2013年,杭州植物园举办了“以爱情为主题”的杜鹃花展览,展出云锦杜鹃、马银花、红枫杜鹃、迷人杜鹃等不寻常的杜鹃种类;在玉泉鱼跃景区,集结了各类精品杜鹃和杜鹃盆景100多盆,其中有的杜鹃盆景同一株上可以看到五六种色彩的杜鹃花。杜鹃的花语是“满山花盛开,爱神降临时”,此次杜鹃花会展览重点打造新的杭州爱情花卉胜地,营造爱情气氛。


2021年,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杭州植物园举办了“锦绣钱塘”的杜鹃花盆景展,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的盆景艺术。杜鹃盆景展共展出50余盆皋月杜鹃,以及多组以杜鹃盆景为主题的精美园艺小品。


杭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既有西湖这样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更有红色旅游景点。杭州被誉为“爱情之都”,西湖素有“爱情之湖”的美称。喜爱旅游的人都说,所谓旅游,绝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看一个地方的文化和传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因此,作为“爱情之花”“革命之花”的杜鹃花,处处装点西湖和杭州的旅游景点,无不为西湖明珠增添光彩。



//作者简介:

朱春艳,杭州植物园、正高级工程师;

田维娜,杭州植物园助理政工师;

翁振兴,杭州植物园助理工程师;

朱剑俊,杭州植物园工程师;

陈霞,杭州植物园技术员;

吴志荣,杭州植物园工程师;

马骏驰,杭州植物园工程师;

陈钰洁,杭州植物园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