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百亭 - 竹里泉声亭

    文字 | 沈立新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竹里泉声亭,在杭州西湖区葛岭路17号玛瑙寺内东端,木结构,重檐八角缵尖,朱柱黛瓦,设美人靠坐凳,掩映于萦茂绿植丛中,幽芳四溢。篆刻:竹裏泉聲邊款:亭在葛嶺瑪瑙寺内,乙巳正月立新刻。匾额:竹裏泉聲落款:甲申(2004)七月既望朱春城書抱柱楹联:七弦試奏蕤( ruí )賓鐵;一脈相承焦尾桐。落款:錄舊聯甲申(2004)秋趙雁君说得是元朝時期,玛瑙寺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西湖百亭 - 江湖汇观亭

    文字 | 沈立新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江湖汇观亭在吴山紫阳山顶,为一座体量较大的八角攒尖顶重檐十六柱二层楼阁式亭。亭中有回旋式阶梯可供登临眺望,北望西湖青山碧水,南瞰钱塘江浩浩东流,景域广袤丰富,故以“江湖汇观”相称。据史料记载,在五代时此处有一“江湖亭”。南宋时,改为“江湖汇观堂”,取外江内湖,一览江湖之意。元朝时,遭毁。清朝雍正时,浙江总督李卫见获准将云居山濒临倒塌的“大观台”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西湖百亭 - 慕才亭

    文字 | 沈立新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慕才亭,位于杭州西湖西泠桥西堍,六柱翘角亭,青石方柱,亭高3.15米,乌脊黛瓦,是西湖风景区柱联最多的亭。篆刻:慕才亭边款:慕才亭在杭州西湖西泠橋西堍,復建於一九八二年,蘇小小墓重修於二00四年,甲辰季冬徐青刻並記。苏小小,六朝南齐时(479~502)歌妓。家住钱塘(今浙江杭州)。貌绝青楼,才技超群,当时莫不称丽。常坐油壁香车,年十九咯血而死,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西湖百亭 - 钟翠亭

    文字 | 沈立新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钟翠亭,在三茅观南磴道之上,明万历间,司礼孙隆建,董其昌书额,久圮。2008年重建,亭为六角形杉木坡顶亭。孙隆是直隶三河人,十八岁时入宫,升任文书房太监,司礼监太监,两次奉命钦差苏杭等府提督织造并兼任苏松常镇四府税监,得万历帝宠信。《西湖志篡》:鍾翠亭,在三茅觀南磴道之上,明萬曆間,司禮孫隆建。 匾额:鍾翠亭(2008年建)落款:來一石万历四年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天下名葩数风流·郁金香

    资料来源 | 《西湖花卉》,陈相强主编,杭州出版社,2007年婀娜多姿的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荷兰被誉为“郁金香之国”。其实,郁金香并非荷兰的土产,它的故乡是我国的青藏高原,至今在那里还可发现野郁金香的存在。据说在2000多年前,流传到中亚西亚一带。大约在公元1550年左右,郁金香才被人带到荷兰,经莱顿大学教授克鲁希亚斯试种成功后,郁金香才成为荷兰人最喜爱的鲜花。另一种说法,郁金香是公元1863年被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灯火映万家,人间共团圆!这些传统元宵习俗你知多少?

    资料来源 | 《西湖风俗》,顾希佳著,杭州出版社,2004年。南宋大文豪辛弃疾有《青玉案》词,尤以结尾几句最为脍炙人口:“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几句词之所以出名,还因为后来又有一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将它借过来比作人之成大事业者的最终最高境界,于是乎大凡读书人便都记住了这几句词。这首词说的是元宵灯会,但倘若没有南宋时期都城临安当年的灯会盛景,词人再高明,恐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赤壳荷素’霸气回归,今年的郭庄兰花展再现东方风骨!

    文字 | 王敏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西湖花卉分会己巳蛇年春晚,舞蹈《幽兰》惊艳亮相,舞出了兰花开放时的曼妙姿态,将兰花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兰”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它传递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意义。兰花风姿淡雅,清远幽香,古人誉为“香祖”、“天下第一香”,也有人说:“兰之香盖一国,可称国香”。2000多年前的孔子曾这样赞美过兰花:“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更表达了兰花的骄傲性格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 西湖百亭 - 感花岩倚崖亭

    推荐单位 | 西湖学研究会文化艺术分会作者 | 沈立新感花岩倚崖亭,在杭州吴山紫阳山东山腰。宝成寺后二十米处,前排四柱朱色,后半倚崖减柱,单檐出两飞戗,因地制宜,依崖获其自然。匾额:感花巖落款:戊子(2008)初秋周國城書篆刻:感花巖边款:感花巖在吳山紫陽山寶成寺北,甲辰季冬立新刻。对联:花落春風一彈指;人如玉局千秋知。落款:錄前人句 戊子(2008)初秋張索書。亭内有明代摩崖石刻“感花岩”石刻面

    阅读详情

    03-12 / 2025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