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 前沿视界
您的位置:
杭州西湖,是中国文化美学的一种“景观现象”,西湖之美是“中国美”的典范。中国美学精神中城市之美,存有连续的生命流转与阴阳四季的韵律节奏,是中国古代先民创造生命运动的智慧符号。
有关西湖的文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叙述。多数学者认为,根据郦道元《水经注》和刘道真《钱唐记》,在距今2600年前,西湖已经出现在钱塘江水冲积出来的浅漫沙滩之旁。东晋衣冠南渡以后,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在包括杭州在内的江浙一带交融、碰撞,衍生出一种极有品位兼具活力的江南文化,从而促使了杭州一带文化的长足发展。
一
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古都之一,杭州有“真山真水园中城”的美誉,以其秀美的湖山风光,动人的历史文脉与人文景观,物华天宝的风物及小说诗词,传奇戏曲等非物质遗产,构筑了一道道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景观。西湖所拥有的独特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湖山精神:白居易、苏轼等千载文人的墨戏辞章;岳飞、秋瑾等肝胆精诚的忠义之风;白蛇传说、梁祝化蝶的美好典故……2011年6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第三十五次大会在巴黎举行。会议中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6年9月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承办;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相关政策,杭州以此为契机,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精神风貌和国际化水平。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信息技术和意识形态快速的传播,人们眼界逐渐开阔的同时,统一了众多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事物。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亦使城市特征越来越趋同,造成了许多城市在区域模式和建筑设计方面“千城一面”。
回溯西湖与杭州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人文价值,从杭州西湖古今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杭州西湖历史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来发掘和弘扬优秀的西湖传统文化。城市不仅是人造物,更是人的精神和肉身的庇护所。在学理上,城市美学以美学视角观照城市发展,将城市建造中涉及的问题分为三个层面,分别对应于建筑科学本身、视觉审美层面以及城市的人文关怀、精神旨归。其中,狭义的城市美学是城市美学的理论研究;广义上的城市美学则涉及了城市美学理论以及城乡规划、城市景观、道路、建筑的设计等。近年来,在国际化背景下,依托城市美学所产生的城市艺术经济效益在城市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城市如同人一样,由身体、心智和精神(body, mind and soul)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一个城市也是由类似的硬城市、软城市和弹性城市构成的。在硬城市层面,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源于一个具体的实际需求;而在软城市层面,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源自一种理想精神。城市现代性的根本目标是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一座有个性、有特色的城市,有独特美学的城市才是一座有吸引力、生命力、竞争力的城市。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技术、物质消费主义对人的异化,过度外求的娱乐至死的城市观,无法为现代人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如何摆脱被技术、物质的异化,在对城市精神和城市美学的研究中,寻找一种具有生命空间的品质生活?进而完善地方文化结构,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和人文精神,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文明,这是一个值得解读与探讨的问题。
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元年前后,欧洲历史早期诞生了雅典、罗马等重要的城邦文明。城邦的民主宣扬全体公民共享政治权利和义务,诞生了最早的城市精神。美国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曾说:“每一个时代都在它所创造的建筑上留下它的自传。”海德格尔曾经这样论述过城市里的建筑,他说:“筑造的本质是让栖居……唯当我们能够栖居时,我们才能筑造。”阿诺德·伯恩特的《培植一种城市美学》是城市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文献。他对工业社会抱有批判的态度,提倡一种环境美学;
德国学者本雅明在《拱廊计划》中对工业化、资本消费文化和城市景观进行审美性的批判;美国学者凯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率先提出了“城市文化意象化”一词,成为其精神纲领,他对城市意象的含义进行解读,以道路、标识、节点、区域、边界为要素作为构建城市意象的元素;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则在《空间的生产》中从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现代性的崛起进行了严谨而生动的论述。他提出“现代性是一种空间的生产,从production in space到production of space”,将马克思的生产理论进一步细化到地理学,切入城市空间及其精神。
以上诸位学者关于城市精神与城市美学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理解杭州城市的美学特点,发挥其功能性,实用性和美学感召力大有裨益。
二
以往的研究,如李昆山《关于西湖景观建设的一点美学思考》(1987),侧重于利用西湖文化遗产对于现代城市建设的开发和推进,对西湖美学的梳理并不全面,且论文完成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已经有相当大的滞后性。陈亚娜《西湖美学漫谈》(2007),侧重于对于西湖美学的梳理,但较少客观翔实的论述,而较多作者的主观看法。李一凡《西湖美学札记》(2015),是对西湖美学的多方位解读的专著。但美中不足的是以札记体的形式写作,总体上缺乏对西湖美学各方面有机联系的考察。柳伟平《西湖文化景观的生态美学价值评估》(2017),对西湖的生态美学做了有益的梳理,但主要侧重于景观规划的设计,而较少从总体上把握西湖的美学特点与湖山精神。
综上所述,在以往研究中,对西湖和杭州的研究虽是硕果累累,但大都是就西湖及杭州城市进行基础资料梳理、汇编和对古代诗词、绘画、文章进行解读,对个案的西湖和城市的研究也通常只作基本历史、文化背景的陈述,风景视觉效果的文字描绘或某个具体湖泊在植物造景、生态策略、旅游活动、建筑设计等公园设计方法方面的梳理,而缺少对于整个西湖美学与湖山精神的专项研究,缺乏对其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过往的研究中少有关注西湖美学与湖山精神在今日的城市发展及建设的美化、活化与创新中的作用。
本研究将从社会学、人类学的高度,将跨学科的方法应用于研究艺术学与美学。通过宋画(《西湖图》),明清版画(沈周的《湖山佳趣图卷》、《湖山胜概》套印版画),民国摄影(20世纪初的摄影艺术社团光社)与油画、当代艺术(林风眠、倪贻德、方干民、关良、颜文樑等艺术家的西湖题材油画)四个方面,进行西湖美学图像志的研究。
同时对历史典籍、方志小说、诗词歌赋中的西湖景观进行整理、比较。如宋人周密《武林旧事》、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及《西湖游览志余》、张岱《西湖梦寻》、清代编纂的《杭州府志》,民国时期编纂的《西湖志》等。通过实地调研,对西湖及杭州各项文物古迹、历史文化遗产、佛寺石碑、殿堂楼宇、历史民居及各项口头、表演、戏剧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地田野、考察。如西湖飞来峰石窟、杭州官话等。在调研期间,将进入西湖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场馆,对观众进行调查问卷访谈。对政府领导、文物古迹负责人、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人进行调研访问。从政府、学者、民众等多视角、多侧面反映西湖美学与湖山精神的特点。推进跨学科的应用研究。
从政治美学的角度切入城市空间及其精神,多维度分析杭州在其城市精神中与世界现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探索、归纳湖山精神与西湖美学的特点,对杭州城市形象和精神遗产做深层次的梳理。建立专门学术研究机构。进一步探讨其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并就如何传承西湖美学与杭州城市精神中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特性,将其活化在今天宏大的城市建设中,构建新时代的城市特色,从城市自然和人文的品质根源上继承和发展古老的美学和精神,提出有益的看法,以期实现对古老文明的创新和活化,进一步提升的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
回溯古人的智慧,这不是简单的复归,而是螺旋的上升,是人类重新对于生命意义的寻找和生存价值的再反思、再发现。探究西湖美学,湖山精神是杭州城市一次全然的把握和支配自身的重要时刻,是一次价值与意义的重构,对杭州人乃至人类生活具有本体性意义;是从中国城市精神的一点考量到整个人类城市精神;从政治经济学、美学和日常生活的空间纵横切割,全景刻画西湖文化及湖山精神的风貌,进而大力推动生态美学、建筑美学、色彩美学、生活美学在杭州城市建设与西湖保护开发中的运用,提升杭州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在新时代谱写出辉煌的华美篇章。
任逸,浙江工业大学中国钱塘江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