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西湖审美价值的横向比较 - 陈文锦

2024-10-28 14:47:04 12




2024年9月23日,由杭州市西湖学研究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走近西湖》论文集发布会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西博馆区成功举行,论文集精彩亮相!

论文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湖学研究会对杭州西湖的解读,使西湖的学术研究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杭州市西湖学研究会张建庭会长主编,潘云鹤院士题字,杭州市原市长仇保兴题序,书中收录了86篇与西湖文化相关的文章,涉及西湖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如西湖美学、美食文化、西湖综保工程等。

为了让更多热爱西湖的读者能赏读到《走近西湖》论文集,我们将陆续选择论文集中的优秀文章经过提炼后分期与大家分享。


西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西湖审美价值的横向比较
文字 | 陈文锦

近些年来,来过杭州的人们对西湖评价一直有两极化的声音:一种认为,西湖湖面不大,山又不高,又没有特别高档的古建筑群,和一般的城市公园区别不大;另一种认为,西湖真是越看越觉得有味道,这样好的山水组合在全国很难找到。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同的意见都应该得到尊重。但是,为什么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是每一个关心西湖的人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这就引出了一个必答题,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西湖、认识西湖?为什么以真水真山、自然风貌为主的西湖能够成为“文化”遗产,它的公园外貌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唐宋元明清,那么多诗人、文学家、艺术家都这么欣赏西湖,难道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


西湖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坐标意义的文化景观,它寄托着中国人代代相传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意绪,是中华民族审美领域中的一个典范。要真正读懂西湖,理解西湖,需要结合中国人的哲学理念、社会形态、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演变去探寻它的发展脉搏,不能就西湖论西湖,就景点论景点。也就是说,只有从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才能真正发现西湖独一无二的特殊价值和它的巨大影响。自从西湖申遗开始,许多专家在这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西湖在一千多年的时间轴上的价值充分地凸显出来。


清人龚自珍说:“浙东虽秀太清潺,北地雄奇或犷顽。踏遍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道出了西湖超越南北各地风景的不同之处。那么,用现代的语境来分析,西湖到底有哪些独步全国甚至可以说是引领天下的特质呢。我觉得,西湖至少在下列三个方面是别的景点景区所难以逾越的,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形态美、创意美、人文美。



一、西湖之美—形态美



第一,形态美,即自然形态之美。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是中国人审美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山体以厚重、伟岸使人向往,水以柔美和流动性扣人心弦。所以中国人历来把有山有水作为中国风景的佳配。山水的组合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山水相邻并互相平行,也可以是两山夹一水或两水夹一山,但三面环山、中间是水的格局是很少的。西湖群山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像圆弧一样把水面围在中间。东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形成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宏大气势。


这样的空间形态不仅在城市格局构成上极为罕见,而且在诸多名山大川的山水组合中也是独一无二且最有韵味的。这是西湖与众不同的山与水的组合之美。除了山环水绕,西湖山水的天际轮廓线也显得十分优美。西湖面积不大,但山与水的衔接很好,湖的尽头是山,山的脚下是湖,中间没有空旷的大片平原或街市村落,山水相连,水天一色。水是青罗带,山似碧玉簪,绿色植被成为两者的天然连接。山体在排列组合上也特别有序,环湖一带的孤山、宝石山、夕照山最矮,高度在100米以下。中层的灵峰、玉泉、飞来峰、南高峰、玉皇山、南屏山、九曜山至吴山一带,高度在100—300米,最外层的老和山、北高峰、天竺山、棋盘山、五云山、月轮山最高,一般在300—400米。


这种近低远高、重重叠叠的天际轮廓线,进深感特别强。有的地方其实垂直距离不远,但由于有山体阻隔,需要绕道,故而显得特别扑朔迷离,如龙井道上的五老峰,山南是满觉陇,山北便是双峰村,在隧道开通以前,普通游客是想不到两者原来是近邻。你如果行进在湖西,几乎会感觉到一山连着一山,小山连着大山,近山连着远山。走着走着,高低错落的天际轮廓线会随着你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却不会离你远去。正如俞曲园老人所描写的那样“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加上云遮雾障,植被茂密,这就造就了一种山重水复、曲折迷离的观赏形态,游起来饶有兴味,共同营造了一条美丽的弧形天际线。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西湖山水的尺度、体量、比例,非常适合人类体能和感官的官能要求,这更是西湖的绝妙之处。世界上比西湖高的山、广的水有的是,但高低大小适合于人体感官和体能最佳状态的,却并不多见。站在湖滨直视西湖群山,视仰角大约在5°左右,垂直距离在5—8千米,山形虽然不高,但见山势逶迤奔腾,峰峦叠起,苍翠如黛,围合得几无缺环,是极为赏心悦目的。西湖水面现在虽属于历史最小时期,外湖只有4平方千米多一点,但因为水面和山形结合得比较好,加上它的形状大致上属于梨圆形,所以多数地方看来,那种水的空阔感还是有的。两者都会使人的视觉感受到温馨可人。


山水组合之美、天际轮廓线之美、内涵丰富之美,适合人体官能、体能需要的尺度之美,四者共同形成了一个西湖自然形态之美,这是其他景区景点所无法匹敌的。


二、西湖之美—创意美


第二,创意美。西湖是“人和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是人和自然良性互动的产物,这是世界遗产组织给西湖的评价。


西湖十景是古代中国式创意最经典的代表。西湖十景里的那些景物,像桃花、荷花、杨柳、金鱼、黄莺,其实并不鲜见,甚至可以说是江南地域常见的景物。西湖十景的高明之处,就是将这些具有普遍性的景物和特定的节令、场景紧密地编织在一起,把两种不同的资源组合起来,互为补充,实现了“ 无缝链接”。


另一方面,它继承了宋代宫廷画师“因画题名”“因题作画”的传统,充分发挥了汉语语音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文字本身又具有表意性质的特点,统一成四字景目,使之格式化、口语化,甚至凝聚出一定的感情色彩。这样,一幅幅看起来具有诗情画意、读起来朗朗上口、手法上颇具画龙点睛效果的图景跃然纸上。


这时候,你脑海中出现的这种景观,已经跳脱了原来的自然面貌,凝固、升华为一种意境,具有人格化的意义,而且十分“灵动”。甚至可能比你亲眼看到的更美,显现出更加典型、更加强烈、更加集中的视觉效果。这就是中国人念兹在兹的“意境之美”。西湖十景的秘密就在于让这些普通景物从纯自然形态变成精巧的、可亲可爱的、充满感染力的艺术世界,开创了一个把自然风景跻身为“文化”的范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艺术天赋。难怪许多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都要为此点赞,夸奖它是中国最具原创精神、符合人和自然良性互动要求的一项创举。



三、西湖之美—人文美


第三,人文美。人文是一种精神,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对社会、对生

命的基本认知和价值追求,它体现着人性的光辉,是一种美。历代中国人对风景的要求,既要求有旖旎的自然风光,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最好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这方面,西湖可以说是独步全国。


西湖的文化积淀丰厚深广,它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几乎涵盖了中国人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所有重要方面。陈同滨教授在申遗文本中列举了西湖的佛道文化、忠孝文化、儒家文化、隐逸文化、藏书文化、金石文化、茶禅文化,等等,几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人文领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它们门类多,涵盖面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都紧扣时代的脚步,是具有全国性价值和意义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杰出人物的家国情怀。


譬如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这样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物,白居易、苏东坡的西湖诗词创作,林和靖的隐逸生活,文澜阁的藏书文化,西泠印社的篆刻书画艺术,都在各自的领域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一席之地,甚至起着引领的作用。它们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遗产形式存续于西湖的山水之间,与湖山融为一体,千百年来一直在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


在表现形式上,西湖所蕴含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总体上说,是以综合性的、开放性、世俗化的,以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为依归的面目出现的,所以深受人们喜爱。西湖的人文景点一般体量不大,建筑历史并不久远,但人们还是特别喜欢它,因为它因地制宜,讲究细节,在布局和体量上与西湖山水融为一体,充分发挥青山绿水、自然景物对人文精神的映衬和烘托作用,透露出浓浓的中国特色、中国情怀,体现出中国文化最精髓部分的本色。近年来建设起来的各类纪念馆、故居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人们一边游览,一边接受中国人文精神的熏陶,给人以很大的回味和联想空间。


接受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实地凭吊,与坐在书房里读书的感觉大不一样。坐在书房里读书,主要靠梳理历史事实,重在逻辑分析,通过思辨推理来增加见识,而徜徉在秀色可餐的湖山之间,把个体的审美活动和先贤们的遗迹遗物联系起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感悟”。什么是感悟?感悟“既非理智认识,又不是不认识,而是一种不可言说的领悟、感受”。特定的历史氛围可以使人把家国情怀、历史责任、个人抱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你流露自己深沉醇厚的情感,让你可以抒发自己的心志,寄托自己的意绪,从中寻找前行的力量,这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生命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湖是最容易让中国人领略人文精神“感悟”价值的一块胜地。它不愧是一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教科书。


所以笔者一直坚持认为:在历史上,如果说,中国人皇权崇拜的圣地是北京紫禁城,思想信仰崇拜的圣地是山东邹鲁的孔孟故里,宗教崇拜的圣地是四大佛教名山,那么,审美崇拜的圣地就是杭州西湖。


这就是西湖的过人之处。




//作者简介:


陈文锦,浙江省文物局原副局长,杭州市西湖申遗专家组组长,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原会长




编辑:荷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