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 前沿视界
您的位置:
一、古代西湖景观艺术风格
自唐至北宋,历经吴越王钱氏、李泌、白居易、苏轼等人治理,杭州西湖从自然湖泊发展到以水利为主,兼具景观价值的综合功用之湖。南宋王朝建都临安,君臣在湖畔兴建园林,西湖风景出现“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的盛况。此时西湖有聚景园(柳浪闻莺)、屏山园(南屏山)、真珠园(雷峰塔附近)、贾似道后乐园(葛岭)、内侍卢允升园(花港观鱼)等众多名园。伴随南宋画院画师马远等以西湖山水为主题绘画,“西湖十景”的名称逐渐出现。此后,又有叶肖岩绘《西湖十景图》,“西湖十景”组景由此成形。南宋“西湖十景”的出现,标志着西湖从北宋时期的综合功用之湖,走向以风景游赏为主要功能的风景之湖;也标志着文人意识和画意画理融入风景园林营造,西湖美学价值获得质的提高,从此开启“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学之路。
经历元明时期的沉寂和清初的凋敝,西湖的再度繁荣得益于康熙、乾隆南巡。康熙在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间(1684—1707)六次南巡五到杭州,乾隆于乾隆十六年至四十九年间(1751—1784)六下江南六到杭州,翻修西湖景观,题咏西湖十景、二十四景,“西湖十景”就此确立。此外,康乾南巡还营建了西湖行宫,引发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众多园林建设,并延续至近代。
清代西湖主要风景园林建设情况如下:
孤山行宫:为迎接康熙南巡,西湖行宫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造完成,园林精美,有众多御题以点景。《西湖志》卷十记载:“进西为花园,有亭,御题光碧二字”“有楼曰万岁楼,御题云岫二字”“山上有泉,御题曰渟泉”。乾隆年间扩建行宫,营造“行宫八景”。《杭州府志》卷一载:“西湖行宫又西为花园,有四照亭、竹凉处、绿云径、瞰碧楼、贮月泉、鹫香庭、领要阁、玉兰堂(馆)御题八景,又有曲尺楼、平台诸胜(《布政司档册》)。”
西湖十景:康熙三十八年(1699)钦定“西湖十景”,划定十景范围,题刻十景名于石碑后,地方有司就地建亭。如在望湖亭旧址上新建“平湖秋月亭”,三面临水以观秋月,“上悬御书平湖秋月匾额,旁构水轩,曲栏画槛,蝉联金碧”。同年浙江总督李卫引流叠石,“构亭于跨虹桥之北”,改“麯院”为“曲院”,“恭制匾额,奉悬亭楣,东建敞堂三楹,又东建迎阁,崎窗洞达,四面皆可登眺”。康熙年间复建“三潭”,雍正五年(1727)重修湖心亭。乾隆对西湖周边景点多次题名赋诗,形成“西湖十八景”。
私家园林及寺观园林:清末西湖周边私家园林、寺观园林营造十分兴盛。据文献记载,清代西湖有小有天园、竹素园、春草园、皋园、俞楼、刘庄、人天庐、漪园、坚匏别墅、芝园、小万柳堂、端友别墅、秾荫草堂、红栎山庄、留余山居、庚园、汇芳园、吟香别业、金溪别业、紫阳别墅、停云湖舍等私家园林,皆以仰慕西湖胜景而建。清代康熙南巡期间,将灵隐寺改名“云林寺”,并重修冷泉亭,乾隆南巡时亦到此游览、题诗。清代以来,西湖周边寺观数量众多,其中庭院精美者为数不少。
康乾南巡以来,清中后期的大规模环湖建造大大拓展了西湖景观的审美空间和美学价值,“咸谓有湖以来,未有如此今日之盛者也”,奠基了西湖景观的空间格局与文化内涵,使得湖山胜景与文化艺术的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诗情画意的“西湖十景”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脍炙人口,并就此构成了西湖景观艺术风格基底。
1861年至1894年,伴随着持续了三十多年的清政府洋务运动,“洋务文化”逐步形成,杭州开始引入西方建筑和园林艺术的一些材料和做法。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在西风东渐社会文化作用下,西方文化对杭州城市建设的影响加速发展。1896年的杭州海关、1906年启动建设的之江学堂,以及1909年建城的杭州城站,均具有明显西式建筑风格。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浙江军政府改建孤山原清行宫的部分园地为西湖公园,1927 年改名为中山公园,其中的“中山亭”采用西式风景建筑风格。1912年拆除钱塘门至涌金门城墙和清旗下营城垣,辟建湖滨公园并借鉴法国城市公园做法;1927年后配置欧式靠背园椅、仿希腊古典建筑风格的圆柱(柱身饰有浅凹槽)和每两柱之间系结下垂铁链的护栏等,风格更趋西化。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在西湖白堤、孤山、里西湖一带建设八馆两所三个特别陈列处,以及跑冰场、游泳池、百艺园、电影场、音乐亭、纪念塔等游娱设施,将西方文化影响推向高潮。
民国时期西湖主要风景园林建设情况如下:
孤山公园:1912年,杭州市改建孤山原清行宫的部分园地为“西湖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27年将该公园命名为中山公园,园中营造了西式的草坪、花坛,并建有西式圆亭,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公园。1914年出版的《杭州省城及西湖江墅明细图》中记:“鼎革后,浙人复就旗城旧址开辟马路于湖滨,建设公园,西湖之胜至是益增。”据《西湖新志》卷八记载:“公园,园据孤山正中,旧称外行宫,盖高宗南巡至浙,曾建行宫于此。战燹后仅重建文澜阁,余尽荒芜。今就其隙处改筑公园,为都人士游息之所,亭栏屈曲,花木参差,于此登眺,全湖在望,诚湖山最盛处也。”1929年,杭州市政府在孤山营造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疏林,命名“中山纪念林”,并建了一座西式圆亭,命名“中山亭”,该亭采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形式,在构图上设六组仿爱奥尼克式双柱和六个三角形檐冠组成下檐。
湖滨公园:辛亥革命后,在早年出国留洋的国民政府官员主持下,拆除旗营制定新的都市计划。1914年7月26日,杭州商会登《申报》提议:“随着旗营以及城墙的拆除和新市场的兴建,西湖重新回到了杭州的怀抱。杭州商会特此建议‘湖滨仿照黄浦滩,放宽路线铺设草地,多备铁口,沿湖多种树木,居中造公家花园,俾各界公余玩赏湖山风景’。”湖滨公园一至五公园由李驹先生设计,在设计中吸取了法国园林的造园手法。1927年为迎接西湖博览会的举行,湖滨公园全面改建——布置花境、添造花坛、新设柱式园灯、添置有欧式靠背园椅和护栏。1930年春,杭州市政府辟建湖滨六公园,有音乐亭、凉亭、花房等建筑。李定夷在《民国趣史》中描写湖滨公园:“沿湖一带,辟有公园,南北约数百丈,以城墙旧砖筑一高二尺之小墙,铺以绿草,细软如毡。游人于此步月纳凉,坐卧皆宜。”湖滨公园采用了西方规则式的造园手法,有开放的空间格局,西式草坪、花坛,并运用欧式坐凳和栏杆等园林小品。
西湖博览会:1929年6月6日至10月20日,以张静江为首的浙江省政府,为“奖励实业、振兴生产”开办西湖博览会。博览会展出场所借用沿西湖白堤、孤山、里西湖一带的公共场所、祠堂、庙宇、私人庄舍及添造部分房舍,会场面积约占地5平方千米,设八馆两所三个特别陈列处等。西湖博览会建筑立面和装饰设计由留法艺术家刘既漂承担,采用他所称在欧洲博览会采用的“美术建筑”风格。
可以说,民国时期西湖中西混杂的景观风格,是时代文化的直接反映。从积极意义的角度看,西湖由古典园林向西式公园风格转换,说明建设者将西式公园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事实上,民国时期的西湖建设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欧美先进的文化和城市建设思想,代表着民主革新“新生活”的开始。同时也不得不说,由于西方建筑、园林风格的引入,民国时期西湖景观变得风格混杂,甚至有点不伦不类,呈现“半殖民地”文化特征。这种变化虽然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带给诗情画意的传统湖山风景更多的是景观破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化在当时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负面反应。梁希先生1929年在《中华农学会报》刊发“西湖可以无森林乎”一文,其中写道:“西湖自唐以来称胜地,而最近二十年间,游客乃颇有微词……曰:马路太阔也;曰:洋房太多也……至于近二十年来,乔木日减,别墅日增,危楼高阁,了无遮掩,此固罗马、拉丁式建筑所未能尽其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湖景观西化的严重程度,并导致了时人的不满。
(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专家的影响与传统的坚守
民国期间,杭州西湖建设管理机构没有突出园林重要性。1949年杭州市民政局园林管理处成立,1950年改为杭州市建设局园林管理处,1959年上升为“杭州市园林管理局”,独立设置的管理机构体现了园林绿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在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组织开展了湖域疏浚、古迹修缮、植树造林等一系列工作;完成“西湖十景”、灵隐寺、六和塔、净慈寺、岳庙、湖心亭等风景点的修缮保护;环湖建设新公园,如1954年花港观鱼公园(也称“西山公园”)竣工,1953年筹建杭州植物园(1965年建成),1957年柳浪闻莺公园动工(1963年建成)等。对湖山环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治,使西湖风景更加开放与明快,体现出为大众服务的社会主义风景园林特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湖风景建设的成效十分显著,对今日杭州西湖景观风格的形成起关键作用。
建设中摒弃了民国时期中西混杂的风格,提出既传承西湖历史文化,又吸收西方造园艺术,大胆创新,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园林”。“一五”期间,杭州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如《西湖风景建设五年规划》《疏浚西湖五年规划》《杭州市游览风景道路工程规划》等,提出“利用整个西湖以及沿湖的山区地带,造成具有同一性的大规模的天然公园”的目标,主张“采取民族形式为主,同时在色彩上力求明丽愉快, 在布置上力求广大开朗”的建设方针,为西湖景观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西湖景观艺术风格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从混乱的中西混杂转向有序的传承创新。回望历史,有三个史实值得重视:
苏联专家的影响:1956年出版的《绿化建设》是第一本翻译成中文的苏联公园建设专著,书中称“创造城市卫生的和舒适的生活条件,是整个国家意义的任务。解决这个任务方法之一,是在大规模的范围内,根据科学方法有组织地进行城市和村镇居民区的绿化工作”。在“学习苏联经验”时期,西湖建设不仅受到苏联城市绿化建设学术思想的影响,还接受了苏联专家的直接指导。余森文先生在《杭州园林建设的回顾与当前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回忆:“在工作组,尤其是穆欣专家的具体帮助和指导下,我们编制了《杭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绘制了《总体规划示意图》,成为全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为数不多的城市之一。这个《总体规划》,把杭州市的城市性质定为:以风景休疗养为主的城市……这个《总体规划》的基本点,是以西湖为中心的。对环湖路到湖边的5000多亩土地,拟建成一个‘环湖大公园’。明确规定在这一地带上的原有建筑,只拆不建……将环湖路至湖西南山区之间,规划为休、疗养用地。”
民族风格:1940年,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遗产的同时,他强调“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但“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成为1949年以后西湖建设的重要文化指导思想。1952年10月,西湖风景五年规划设想提出:“采取民族形式为主,同时在色彩上力求明丽愉快,在布置上力求广大开朗。”余森文先生认为:“刘庄、汪庄包括丁家山、夕照山等处占了环湖三分之一的风景名胜园林绿地,是西湖园林风景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典范,体现了杭州园林的特色。”
花港观鱼与杭州植物园的建设:花港观鱼公园和杭州植物园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湖风景园林建设的代表之作,深刻体现了“洋为中用”,以“中”为主的园林艺术风格。两园均在余森文先生领导下,由孙筱祥先生总体设计,胡绪渭等杭州市园林局专家负责施工建造完成。花港观鱼公园1953年5月开始设计,1955年9月完成全部设计;施工自1952年11月开始,至1955年底完成一期工程。杭州植物园1953年完成总体规划,1956年完成植物分类园设计,1965年基本建成。
正是由于余森文、孙筱祥等第一代杭州风景园林人的坚守和努力,西湖景观一扫民国时期的混乱,开始大踏步地走向传承创新,开创具民族特色、符合现代生活的艺术风格之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湖建设的范围、深度和速度,都是1949年之前不可比拟的。西湖湖山很快旧貌换新颜,成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风景休疗养地之一。古老的西湖成为展现新中国城市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一)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建设
在今天看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西湖景观风格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民国以来半洋半土的风格大部分被清除,余下的少量优秀作品也被融合到湖山之中,整个西湖风景开始展现出传统江南自然山水园般的民族风格。但是,这一传承创新之路真正开出美丽花朵是在二十世纪末。改革开放后,在以施奠东先生为代表的杭州园文局职工辛勤努力下,重振湖山,修复郭庄、新建太子湾和环湖绿地等公园与景点,开展“新西湖十景”评选,逐步形成了国内知名的西湖风景园林风格——一种融合现代生活和传统园林艺术的“新而雅”的艺术形式。
新西湖十景:自1976年开始第二次疏浚工程以来,经大力整修改建,西湖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4年杭州日报社、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浙江电视台、杭州市旅游总公司、《园林与名胜》杂志五单位联合发起举办“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1985年公布新西湖十景,分别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郭庄:原名“端友别墅”,最初主人为杭州商人宋端甫,因此俗称宋庄。民国期间转卖给汾阳籍贯人士郭氏,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1950年后,郭庄移作他用,建筑与园林损缺荒芜。1989年10月由园林部门收归整修,按修旧如旧原则重建,1991年10月1日开放。庄园占地9788平方米,水面近3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629平方米,分“静必居”“一镜天开”两景区,布局典雅,别具西湖园林特色。
太子湾:太子湾公园总体规划面积共80.03公顷,其中山地占57.88公顷,平陆为16.48公顷。始建于1988年7月,1989年基本建成。原为西湖疏浚淤泥的堆积场,建园时因山就势,挖池筑坡使其地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追求“自然拙朴”的个性特点,严格遵循山有气脉、水有源头、路有出入、景有虚实的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
1975年全面整修灵隐寺,杭州动物园竣工开放;1976年重建浚湖工程处,并环湖砌坎,西湖重新进入建设轨道。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杭州西湖的大建设时期,大量一度颓坏的古迹被修复,新的公园绿地建设起来。由于缺乏权威系统总结材料,笔者无法描绘全貌。然而根据亲历事件和断续文献依然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西湖风景园林人,开始自信地走地方特色发展之路。尽管依然以开放的态度博采众家之长,但和前一阶段相比,明显更有文化自信。西湖景观的艺术风格变得更具特色和个性,在延续传统园林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呈现了“新而雅”的地方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西湖风景园林建设者,主力是1949年后国内高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并基本在杭州市园文局工作。由于杭州市园文局强大的设计与施工组织能力以及技术传承人才培养能力,更由于新一代风景园林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扎根建设一线,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传承创新了西湖传统园林艺术,造就了“新而雅”的艺术风格。
(二)前申遗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1999年,杭州市政府启动西湖申遗工程,做了大量的保护和建设工作。特别是2002年初,在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市长茅临生和杭州市园文局局长张建庭的领导下,开展“西湖南线整合工程”,还湖于民,拉开了为期十余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序幕。2002年10月1日,西湖南线景区率先免费对外开放;西湖环湖东线和西线经过全面综合整治后,也相继免费对外开放,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AAAAA级风景区,没有围墙的西湖完全成为杭州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景观在历经风景园林人的持续努力之后,迎来属于自己的荣光时刻。
尊重西湖山水的环境基础格调,延续西湖山水的园林艺术传统,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在景观设计方面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下引述相关材料部分内容,例证工程主要内容及特点。
南线整合工程:按照“开放性、通透性、可进入性”要求……打破独立公园的组景概念,拓宽了环湖公共绿带;对柳浪闻莺公园、少儿公园、老年公园、长桥公园等进行资源整合,连成整体,使其成为免费向市民和中外游客开放的景观廊道……充分挖掘南线景区深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使其成为一条展示西湖独特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的文化廊道。同时,整合工程坚持注重和谐,把南线景区与湖滨新景区、北山街、孤山连成一线,并与雷峰塔、万松书院、钱王祠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环湖十里景观带 ”。
新湖滨景区工程:主要是通过搬迁单位住户,将湖滨机动车通道改走地下,开挖沟通水系,调整绿化结构等措施,使湖滨新景区成为具有生态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和商贸功能等的现代化综合景观休闲绿地……加大对湖滨路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滨湖建筑的高度、体量、造型和色彩等,将带有人文气息的滨湖风貌渗入城区,保护西湖优美的天际轮廓线,保持“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特色,从而使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成为“西湖的大门”“城市的客厅”。
湖西综合保护工程:本着还西湖以历史的原真性,全面贯彻生物多样性原则,坚持“整治、引水、美化、造景”八字方针,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和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改善和复原了西湖周边生态湿地,提高西湖水体质量,营造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与现有西湖风貌浑然天成、相映成趣。工程还利用地形、植被资源和水体条件种植大量乔灌木,改善景区绿化结构,使西湖西部成为四季花开、百花争妍的大花园,成为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到西湖核心景区观光游览的新亮点。
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初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开拓和创新,很多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2011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是说明西湖风景园林及西湖建设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风景园林人前后接力,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得到了世界遗产保护专家的认同。同时,成为世界遗产将西湖的保护和传承置于国际语境之下,可以在全世界最高平台上汲取人类优秀建设经验。最后,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已经成为人类建设美好人居环境的优秀范例,产生着巨大的国际文化影响力。
景物因人成胜概,西湖是历代劳动人民辛勤整修的结果,西湖景观也是历代风景园林人传承创新的结果。近代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来,几代风景园林人的出色工作,才造就了世界遗产的西湖文化景观——西湖的美不是完全天生的,西湖的文化景观也不是完全承袭古代的,现当代风景园林人更像是一个高明的古画修复师,把一幅破碎不堪的古画,修复成艺术精品。
王欣,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钱晨,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