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河赈灾建病坊

2019-11-21 11:02:23 281

修河赈灾建病坊

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

这是苏东坡第二次离杭后不久所写的诗句。他对挣扎在旱涝灾害中的吴越百姓满怀着同情,为自己在两年太守任上不能彻底根治灾情而深感内疚。其实,根据历史的记载,苏东坡在杭州期间还是能够为民作主,施行德政的。特别是在振济灾民、设置病坊、制止疫病流行方面,更是尽心竭力,惠及贫病。

四年(1089),苏东坡出守杭州。适逢杭州大旱,运河、六井、西湖尽皆干酒,粮食欠收,饥荒严重。苏东坡全力以赴,灾济民。他从两个方面着手救灾工作:一方面逐步改善沟通杭州的水利设施;另一方面乞求朝廷拨款救灾,未雨绸缪,稳定米价。

早在十六年前,苏东坡第一次来杭时,他就了解到杭州城区的运河本来取水于西湖,西湖水不足则取江水。但钱江潮水常常夹带泥沙,流入运河,使河道淤塞。由于河道渐浅,舟往来艰难。因而每隔三五年就要对城区运河一段进行深挖疏。兴师动众不用说,而且泥浆狼藉,交通塞滞阻。常年如此,运河两岸居民苦不堪言。这次,苏东坡又眼见运河干涸,便决心把开运河作为整个工程第一步。

四年十月,第一期水利工程兴工。苏东坡动员一千名士兵,开茅山、盐桥二河各十余里,挖到水深八尺。钱塘父老看到苏太守如此着力,各方齐心,纷纷赞扬说:杭州运河水深如此,近三十年来从未有过。

为了使茅山、盐桥二河不再于三五年后复积沙泥,苏东坡采用城商税官苏坚的建议,在钱塘江的南边置一水闸,每遇涨潮便关闭此闸,迫使龙山一段的潮水自流入郊区的茅山河。一两个时辰后,潮平水清时再打开水闸。这样城内的盐桥河就能保持水质澄清,不会有泥沙淤积。而茅山河即使年久淤积,也是地处郊区,人口稀少,受害面小,不致影响大局。

接着,苏东坡开始第二期水利工程。从元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开始,沟筑堰闸和水沟,使西湖之水,通过地下水道流入运河。这样,运河便永无干涸之忧了。与此同时,修六井,使湖、河、井全部沟通。一个初具规模的水利网络,就这样初步告成。

本来,苏东坡还计划着规模更庞大的第三期水利工程。那就是他在《乞开石门河状》中所计划的,在浙江上流,地名石门的地方,并山而东,开凿为运河的计划。他曾亲自察勘,写诗示志,但终因离任而未付诸实施。

开凿河道,沟通水利,这是百年大计;克服饥荒,拯救灾民,更是当务之急。苏东坡刚到杭州不久,米价每斗六十钱,两三个月以后就涨到九十五钱。苏东坡一方面向朝廷呈报奏章,请求朝廷免去浙西一路当年应当上缴的三分之一供米;一方面利用平仓存粮,平价卖出十万石米,终于稳定了米价。同时,又将皇上特赐的一百道度(指古代政府发给尼姑和尚、道士出家的凭证,要用钱购买)折换成钱,将卖得的一万七千贯钱再换成米。到第三年(元五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又把上年买进储存的平价米,从义仓中减价出售。到七月止,共米十八万余石,使市场米价降低到七十五钱一斗,百姓们才免除了大旱所带来的苦难。

五年的春天,看起来雨水匀调,气候正常。农民们开始祈望好收成了。但遗憾的是老天又不作美,一到五六月份,连降暴雨,太湖、钱江泛溢成灾,江岸塌陷,农田被淹,浙西一路农村一片汪洋。“农民栖于丘墓,舟行于市井”。苏东坡考虑到凶年之后必有饥荒一连上了《奏浙西灾伤第一状》等五道奏状,再次请示朝廷,乞求豁免一半上供米。又多乞度以买进平价米,并入义仓所有,用以防备来年米价失控。九月十七日,苏东坡将拨米的数量从二十万担提高到三十万担;他提醒朝廷切勿偏听偏信。指出邻近府县官吏都是讳言灾伤、报喜不报忧的;实际上灾情已经非常严重。退一步说,即使灾情并不是严重到我所说的那样程度,我因夸大灾情而被责问罪,那也总比有灾而无备要好得多;总不能坐视人死而不能救啊!在那些日子里,苏东坡日夜挂心于救灾。他在《与范淳父书》中说:“公私劳弊,始不能堪;但以连岁灾伤,不敢别乞小郡,然来岁阙食之忧未知济,日而已。”正当苏东坡竭力筹粮救灾的关键时刻,元六年二月,他奉召离杭。这一年,由于防灾措施不力,浙西一路终于因水涝而酿成大灾。

苏东坡在拯救饥荒的同时,已经注意到防止瘟疫的流行了。他说过:“杭水陆之都会,因疫病死比他处常多。”因此,他派遣属吏,带着精通医道的人,按照不同的分工范围,分别到各个街坊去给百姓治病,并采取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地进行防病治病工作,元五年三月,苏东坡从官府中拨出二千钱;自己带头捐出五十两黄金;再发动城内宦官殷富之户捐款施舍。他将多方募捐之款,建造了一座当时叫做“安乐坊”的医疗机构,地点就在城中心众安桥附近。后来,医院搬到西湖边,改名“安济坊”。苏东坡离杭后,这个“安济坊”还继续为百姓行医看病。周的《清波杂志》有这么一条记载:

苏文忠公知杭州,以私金五十两助官,于城中建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与紫衣。后两浙臣申请乞自今管千病坊僧三年,满所医之数,赐紫衣及祠部一道。从之。乃改为“安济坊”。四十年前,祥符寺一老僧言之先师,实隶安济坊。坊原在众安桥,迁于湖上亦未多年。今官府既无提督,亦无激劝驻之地,理宜优异。若举行旧制,推广仁政,以拯疾苦之民,州县长吏其毋忽。

可知这座病坊是由僧侣主持,医疗成绩显著,得到了皇帝和官府的奖励。

苏东坡这一设置病坊的创举,有力地制止了饥荒之年瘟疫的流行。他还亲临病坊,安抚病民,提出了各种具体建议,使病坊的医疗效率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因为苏东坡从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起,便十分讲究养生之道、延年之术,精通药理。据说病坊常用的一种有多种疗效的名“圣散子”的丸药,便是在苏东坡的亲自顾问下配制,并予以推广、使用的。在他的文集中有《圣散子序》、《圣散子再序》两篇文章,讲述了这帖丸药的来龙去脉和配制方法。

圣散子由草豆蔻、木猪荟、石菖、高良姜、麻黄、芍药、柴胡、茯苓、甘草等二十种药配制而成。此药成本低廉,据说只有一文钱一帖,却有多种疗效,不仅可退烧、可止汗;又可增进胃口,滋补身体。男女老少,均可服用。“若时疫流行,平旦于大釜中煮之。不问老少良贱,各服一大盏,即时气不入其门。平居无疾,能空腹一服,则饮食倍常,百疾不生,真济世之具、卫家之宝也。”

苏东坡自称这圣散子丸药得之于同乡人巢君谷。巢不传其子,东坡苦求始得。但他们两人曾指江水为盟,相约不传他人。苏东坡在黄州遇时疫,救命要紧;便按方配制成丸药,布散给病民,所救活者不可胜数。东坡亲见丸药有特效,便将丸药的配方告诉了黄州名医庞君安,希望他著书立说,传之后代。

苏东坡在吴郡遇见一个名叫陆广的秀才,他也懂得圣散子的配方。杭州瘟疫流行,苏东坡提倡配制圣散子丸药以应急需。许多人纷纷捐钱,在楞严院大量配制。因此,在杭州被圣散子药治愈救活的病人比黄州更多。苏东坡说:

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所用皆中下品药。略计每千钱即得千服,所济已及千人。由此观之,其利甚博。凡人欲施惠而力能自办者,犹有所止。若合众力,则人有善利,其行可久。

据考证,苏东坡在杭州兴办的这个“安乐坊”,可能是我国封建社会里最早的公立医院。大概是因为苏东坡精通医道,懂得秘方,更因为他在杭州跟时疫斗争中,能采取得力的应急措施,收到较好的效果。所以,北宋以后坊间就有一本《苏沈良方》的小册子流行,实际上是医家借助苏东坡、沈括的名声而伪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