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灵隐飞来孤

2019-11-18 11:02:47 605

最爱灵隐飞来孤

灵隐是西湖著名风景区。这里峰挺秀,古木参天,泉水潺湲;不仅有山灵钟秀、鬼斧神工的自然之美,又有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开发和雕琢的人工之美;而历代著名诗人留下的许多诗篇,更使这佛家胜地名闻天下。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苏东坡第一次来到杭州任通判。三天后,他出城到孤山看望了惠勤和尚。不久,又游览了灵隐寺。那时的灵隐寺,比起五代时的规模虽然已经遭到局部的破坏,可是繁华盛况仍不减当年,苏东坡眼见饭僧千人在高堂会食,耳闻声振林木的撞钟击鼓;四周山苍翠欲滴,郁郁葱葱。归来后,他挥笔写下了《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

四方官游散其,宫阙留与闲人娱。

盛衰哀乐两须,何用多忧心郁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松百尺苍须,扰扰下笑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清风徐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

归时栖鸦正毕,孤烟落日不可摹。

    苏东坡觉得在这古老的寺院里,躺在僧房的地毯上,醉睡一会午觉,真是甜美无比。清风徐来,香烟萦绕,气清神爽,简直要胜过传说中的羲皇和几了。难怪他离开杭州后,听说好友唐林夫要徙居灵隐,不胜羡慕,当即写了《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诗,以示祝贺。诗中说:

我在钱唐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

灵隐寺前的飞来峰,是一座约高209米的石灰岩山峰。这里峰棱笔削,苍翠玉立,怪石嶙峋,又有紫藤盘缠。前后还有窈窕通明的大小洞穴。晏殊《舆地志》载: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看到这里的山岭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之所隐,今此亦复尔耶?”慧理因而定居于此。建造了灵隐寺,而命此峰为飞来峰。“岭郁绕,龙宫锁寂廖”,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对飞来峰的评价。苏东坡很喜爱飞来峰:“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飞来孤”就是飞来峰。道出了“湖上清峰,当以飞来峰为第一”的实况。

飞来峰下多洞穴,在玉女洞中有一弘泉水,人称玉女泉。北宋时水流如注,味甘质醇。苏东坡每到灵隐玩赏,他的随从总要两瓶泉水带回府中沏茶。东坡饮后,觉得甘美无比,于是经常取用玉女泉水来彻茶了。后来,苏东坡要调离杭州到山东密州去,他希望灵隐寺的寺僧定时来玉女泉水。为了谨防假冒,他特地破竹为契,剖而为二,各藏其半。还再三嘱咐寺僧来泉水时需带此竹契,以为符验。后人便把苏东坡留下的竹契,称之为“调水符”。

飞来峰下有座冷泉亭,丹柱黛瓦,绿树映,是灵隐山水中的胜迹。唐代白居易写过《冷泉亭记》,推崇备至,由此名闻天下。据说“冷泉亭”匾额原是白居易所题,至北宋时,“亭”字已漫漶不可认。苏东坡常至冷泉亭游赏,一日兴起挥毫补上这个“亭”字。从此珠联壁合,一时传为佳话。

苏东坡任通判期间,新法严苛,百姓犯禁者不少,狱因常满。苏东坡对此非常不满;一有机会,便离开衙门,逍遥山林间。据说,那时东坡游灵隐,常常先命他的骑从打着他的旗号,出钱塘门而去。而自己则带着一二个老兵,从涌金门下船,泛舟到孤山普安寺,在那里吃午饭。然后和他的骑从会合,一起到灵隐、天竺一带游。有时他还带着文书公案,在冷泉亭据案判决。东坡兴至神来,落笔如风;分争辨讼,谈笑而办,体现了文人治政的独特风格。办案结束,便与僚吏骑从畅怀痛饮。直到夕阳西下,才骑马进城回府。

苏东坡不但在冷泉亭判案,还在灵隐、天竺的寺院为民祈祷。熙宁五年(1072)一个淫雨霏霏的日子,他来到天竺灵感观音院。想起钱塘百姓正遭受淫雨的胁迫,虔诚“涕泪请救”。可是淫雨仍然不止,苏东坡想到百姓的苦难,又有苛严的新法,不禁感忿之极,写下了一首类似古谣的诗篇: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诗中的“白依仙人”明指观音,暗指官僚,讥刺他们深居豪宅,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根本不顾恤民间疾苦。

熙宁六年(1073)的秋天,杭州久旱不雨,田地龟裂。苏东坡带了钱塘县令周、仁和县令徐畴到上天竺祷雨晚上就借宿在灵隐寺僧塌。他眼看床前如雪霜的月光,耳听如琴筑的泉声,仿佛暂时摆脱了繁亢的文、公务,感到一身自在。但钱塘人民正在受到干旱的威胁,每想及此,思虑万千,辗转不能成眠。他仰观天河,未见雨意,更是茫然若失,奋然提笔写下了《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一诗:

百重堆案身闲,一叶秋声对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

全诗表达了苏东坡常胸怀的“悯农”思想。这与他“民莫作长官看,我是识字耕田夫”的思想也是相一致的。

灵隐北高峰顶原有高峰塔,系唐天宝年间建造。苏东坡到灵隐,有时豪兴勃发,也会信步登上峰顶。一个秋天的清晨,苏东坡伴同惠勤、昭素等僧友,冒着丝丝凉意和薄雾,沿着羊肠石阶,登上峰顶。时旭日升起,他们极目远望,东瞰平芜,尽收湖山之景;南钱江,遥接海色,一片浩渺茫茫。

苏东坡心旷神怡之余,访问了长年住在北高峰的道人。道人年老耳聋、多病,心领而不能答:“问年笑不答,但指穴床。”当僧友们介绍说这位道人生活艰苦,有时竟至断粮时,东坡顿起怜悯之心,临别时以匹布相赠。“心知不复来,欲归更彷徨。赠别留匹布,今岁天早霜。”后来,苏东坡常想起北高峰上这位隐姓埋名的聋道人。他的《东坡志林》曾有这么一条记载:“灵隐寺后高峰塔,一上五里上有僧,不下三十余年矣。不知今在否?亦可一往。

苏东坡对灵隐山水的爱好,使他的踪迹常留人间。灵隐寺前有春亭和雷亭,亭名便取自东坡离杭后所写的一首描写灵隐的诗:

灵隐前,天竺后,两一灵

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如奔雷。

    灵隐寺前的溪水分南北两,自天竺而下,汇合之处建一石桥,桥名合桥。桥上有亭,就是春亭。由于原亭已于明代倾毁,加之水土流失,现在桥上已听不到溪水淙淙了。今桥亭石柱上有一联是:

山水多奇踪,二一灵

天地无凋换,百顷西湖十里源。

上联取自苏东坡诗,下联取自李白诗。

雷亭在冷泉亭东侧十余步,是南宋时所建。泉水猛涨时,游人可以听到水穿石洞时所发出的猛烈冲击声;站在亭上听起来,有似响雷在空中轰鸣。但现今的雷亭,是清末重建,建国后修整的。

苏东坡对灵隐山水的流连爱慕,一方面固然出于对灵隐山水自然美的赏识,一方面也深受两百年前白居易的影响。白居易在杭时十分流连灵隐山水,有诗说:“在郡六百日,入山二十回。”苏东坡也紧步后尘:“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苏东坡在杭州任期中经常到灵隐,次数比白居易更多。亦步亦趋,近乎天真。

白、苏两人不仅都热爱西湖,流连灵隐;在东坡看来出处经历都十分相似:

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裹朽较前贤。

便从洛社休官去,犹有闲居二十年。

    苏东坡仰慕白居易,常以白居易自许。自称:“平日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他们都是进士出身。白居易曾以制科出京兆户曹参军,因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司马,后召回京都任中书舍人,不久又外迁为杭州刺史;最后以刑部尚书致仕。苏东坡也以制科任汴京推官,也因得罪权贵而外放杭州,守密州徐州,徙官湖州,因“乌台诗案”责授黄州团练副史。后召回汴京,不久又外放杭州。苏东坡写上述诗句的时候,他和白居易的经历遭遇确实非常相像,难怪苏东坡要步白居易的后尘,准备卜筑垂钓,退居养老了。白居易是七十五岁去世的,东坡作此诗时五十六岁,如和白居易同寿,那就刚好还有二十年的时间。而事实上苏东坡此后宦途更加艰难,政治上的不得志过早地夺去这位天才诗人的生命。较之白少傅,远为不幸。